【教育园地】红色足迹映初心 光影铸魂育新人——我校高二年级开展爱国主题德育实践活动
来源: | 作者: 二中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15 14:51 | 13 次浏览
“当雨水冲刷历史的伤痕,我听见三十万亡灵在无声地诉说——这诉说,不是仇恨的延续,而是对和平的永恒呼唤。”暑假期间,我校张艳老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“哭墙”前,抚过刻有八万多个遇难者姓名的石壁,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。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语,也拉开了我校高二年级暑期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的序幕。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,我校高二年级利用暑假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。活动倡导实地探访、影视学习等形式,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历史、传承精神。
本次活动精心策划了“红色足迹探寻”板块,鼓励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。暑假期间,同学们陆续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、西柏坡、狼牙山、延安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。在西柏坡,同学们参观革命旧址,看着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简朴桌椅,深刻体会“赶考精神”的内涵;登上狼牙山,同学们在五勇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,聆听英雄事迹,山风阵阵,仿佛在诉说当年的壮烈;在延安窑洞,有同学借着模拟的煤油灯光阅读《论持久战》,从字里行间感受革命先辈的智慧与信念。每到一处,同学们都认真记录所见所感,撰写了《红色印记》系列游记,字里行间满是对先烈的崇敬。
同时,年级还倡导开展“光影育心”观影活动。同学们通过观看《八佰》《长津湖》《南京照相馆》等红色影片,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细节的认知、对英雄事迹的理解,以及对“家国大义”“牺牲奉献”等精神内核的感悟。当影片中四行仓库的激战、冰雕连的坚守、战乱中的家国记忆等画面与课本里的文字相互印证时,同学们不仅看懂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,更真切体会到先辈们为民族存续挺身而出的勇气,让“爱国”从书本上的概念变成了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。高二(5)班刘茗文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:“和平不是凭空来的,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。我们要记住这份责任,把他们的精神传下去。”
教育的真谛,在于让年轻一代在触摸历史温度的过程中,自觉成为信仰的传承者。当00后开始用笔尖续写红色故事,用心灵感知民族精神,这便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。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,而要让学生真正触摸历史、感受精神。通过这次活动,同学们主动了解历史、传承红色基因,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,也是对未来的担当。我校将持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,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,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供稿:高二年级 于艺泽